半夏又名旱半夏,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半夏的干燥塊莖,主要含有生物堿、半夏蛋白、半夏淀粉、微量揮發(fā)油以及半夏胰蛋白抑制物等成分,具有燥濕化痰、降逆止嘔、消痞散結等功效,為我國傳統(tǒng)常用中藥材,應用歷史悠久,國內外久負盛名。主產于四川、湖北、貴州等地。四川所產半夏質量zui好,產量亦zui大。
半夏在我國分布很廣,主要分布于湖北、河南、安徽、山東、四川、甘肅等地。除我國外,朝鮮、日本也有分布。海拔2500米以下都能生長,常見于玉米地、小麥地、草坡、田邊和樹林下。半夏一直為野生采挖。近年來,由于使用除草劑以及野外生存環(huán)境的變化,野生半夏資源日趨減少,生產上開始發(fā)展半夏家種栽種技術。近年四川中部丘陵地區(qū)的南充、安岳一帶栽培面積較大。
半夏喜溫暖濕潤的環(huán)境,對光照較為敏感,強光照或過于蔭蔽均影響其生長。怕旱,忌高溫,氣溫超過30℃半夏停滯生長。對土壤要求不嚴,除鹽堿土、過沙、過黏以及易積水之地不宜種植外,其他土壤基本均可,但在濕潤、疏松、肥沃、排灌方便,沙質疏松;有機質含量在1.12%以上,全含鹽量在0.11%以下,pH值低于7.4的保水保肥、呈中性反應的沙質土壤或黏壤土生長良好,抗倒苗、產量高。宜選擇海拔1600米以下的低山、淺丘地區(qū)的二臺地,半陰半陽坡、油沙土、夾沙土、二潮土等土地為好。
半夏為淺根性植物,喜肥,耐肥。半夏生長期短,生產上施肥應增施鉀肥,重施底肥、早施追肥、多次追肥、前輕后重,追肥以速效肥為主。
底肥,冬前深翻土地20厘米左右,使其風化熟化,確保來年土壤疏松。播種前再耕翻1次,結合整地,每畝施入有機肥2000kg,過磷酸鈣50kg作底肥。
追肥,半夏生長期追肥4次。一次與4月上旬齊苗后,每畝施入1:2的腐熟糞水1000kg;第二次在5月下旬珠芽形成期,每畝施用腐熟糞水2000kg;第三次于8月倒苗后,當子半夏露出新芽,母半夏脫殼重新長出新根時,用1:5的腐熟糞水潑澆;第四次于九月上旬,半夏全苗齊苗時,每畝施入腐熟餅肥50kg,過磷酸鈣20kg,尿素10kg,與渣肥、溝泥混拌均勻,撒于土表,起到促進子半夏生長和有利灌漿的作用。經常潑澆稀薄腐熟糞水,有利于保持土壤濕潤,促進半夏生長,提高半夏產量。
|